中国环境新闻网_环境科技宣传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深读|马鞍山以用定治:矿坑治理豁然开朗

时间:2022-11-08 11:15人气:来源: 中国环境报

深读|马鞍山以用定治:矿坑治理豁然开朗

很难想像,曾经山体裸露荒芜、边坡参差不齐,一眼望去残破萧索的废弃矿坑,如今变成了绿植漫山遍野、游客纷至沓来,人声鼎沸的动物园。

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是一个响当当的“网红”打卡地。除了与各类动物互动外,游客在这里还可以体验到包括玻璃漂流、水上摩托、空中滑索等众多游乐项目。从昔日的“生态伤疤”,到今朝的“网红”乐园,这种令人惊艳的蝶变是如何发生的?

废弃矿坑治理难题不少

进入当涂县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沿坡而上,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宽广的水面。水面上玻璃栈道、漂流轨道修建完善,而水面一侧则是已经复绿的山体斜坡。

事实上,这片水面的所在位置,便是国安采石场形成的巨大矿坑所在。2002年以来,历经十多年的开采,国安采石场这座露天矿山内形成了一个东西长330米、南北宽300米的不规则矿坑,损毁土地面积达5.5万平方米。

2017年10月,国安采石场矿山闭坑。原有的采石场不复存在,但这个落差超过100米的矿坑,却犹如当涂县生态环境的“伤疤”,留在了当地。

“我就是马鞍山人,采石场之前开采使用过炸药,所以山体松动明显。此外就是闭坑的时候环境条件特别差,当地的谚语‘晴天满身土,雨天满身泥’便是周边居民的真切生活感受。”大青山动物园办公室主任王燕萍说。

如此巨大的矿坑,谁来进行生态修复,以哪种方式来修复,巨额的修复资金从哪里来?对于当时的当涂县来说,国安采石场留下的大矿坑绝不仅仅是一个地表的大窟窿,更是修复主体、修复技术和修复资金的“大窟窿”。

既然当地政府资源有限,那么能否尝试借助外力?于是,经过再三研究,当涂县尝试走一条新路。

“县里决定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废弃矿山修复,探索一条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生态价值转化的新路径。”当涂县副县长吴超向记者介绍当年的选择。

政府引导社会资本介入

废弃矿山不姓“废”,“为治而治”矿坑只会变成沉重的包袱,而“以用定治”矿坑便能够成为潜在的财富。以用定治,不变的是地点,变的是观念,国安采石场废弃矿坑的生态修复便是最好的例证。

国安采石场尽管地表破坏严重,但由于位于李白墓园、青山风景区周边,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充分发挥采石场的这些区位优势,对已有的矿坑进行巧妙利用,成为矿坑修复治理的关键。

转变出现在2015年。当年,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项目被引入当涂县。围绕如何做好废弃矿山修复的旅游文章,当涂县一次次与项目企业协商,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引导企业将废弃矿山打造成一个集休闲娱乐、动物观赏、动物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

王燕萍告诉记者,在与当地政府的反复交流中,企业意识到,国内动物园很多,特殊的矿坑也很多,但能做到与矿山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动物园却很少。“如果能把矿坑修复,对于动物园来说,将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王燕萍说。

经过多轮磋商,项目企业同意将废弃矿坑生态修复纳入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项目建设中。2018年开始,由当涂县政府主导规划设计,安徽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管理有限公司对废弃矿山及周边地质环境实施综合整治及旅游开发。

“我们投资1.8亿元用于矿坑生态治理,治理项目2020年4月完工,治理修复面积120亩,目前,绿地覆盖率达到76%。”王燕萍介绍,矿坑修复费用全部由企业承担。

利用市场化方式进行生态修复,当涂县生态环境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业德平认为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项目意义非凡:“在修复的同时谋划利用,让修复与利用同步,可以说是一个在恢复绿水青山的同时享有金山银山的样本。”

为了加速项目落地,当涂县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推进园区外停车场等配套附属设施建设,依规允许投资方将治理工程中产生的石料用于本工程建设。

“县生态环境分局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实地查看项目情况,为企业环评文本提出修改建议,帮助企业立项后一个半月内取得环评批复,保障了这一项目尽快落地发挥效益。”业德平告诉记者。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2020年5月,矿坑生态治理项目完成后的第一个月,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正式对外开放。除去野生动物展示区、国际马戏表演区等常规展示项目,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利用矿坑原有地形地貌,建成花山瑶池户外运动区,并将瀑布、观景台、玻璃栈道、李白雕像等多元素纳入其中。

矿山修复与动物园结合的效果极其亮眼。目前,入园游客已达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5亿元。“其中废弃矿山治理开发项目为园区增加游客量30%以上,为企业增加了近5000万元的旅游收入。”王燕萍介绍。

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的建成,为当地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收入。数据显示,项目直接带动当地300多人就业,上下游产业链带动了800多人就业。同时,大青山野生动物世界也成为了马鞍山市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站,先后救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6种29只。

“改善了矿山周边生态环境,提升了生态产品价值,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项目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吴超对项目评价道。

马鞍山因钢立市,数十年的发展经历了“先有矿后有市、先生产后生活”的过程。长期不断的开采,以及部分小型矿业公司的无序开采,类似国安采石场矿坑的“生态伤疤”在马鞍山留下很多。

事实上,国安采石场矿坑的蝶变只是马鞍山矿坑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马鞍山市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宜生态则生态”的原则,根据每个矿山的类型、规模、开采方式和地理位置,实施“一矿一策”的精准修复,一系列矿山生态修复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的实践正在马鞍山生动开展。

原题:以用定治:矿坑治理豁然开朗

作者:中环报见习记者温笑寒

编辑:潘圆圆 签发审核: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