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新闻网_环境科技宣传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驻村书记与香根草的故事被拍成了微电影,这些精彩台词不容错过!

时间:2022-09-08 10:26人气:来源: 中国环境APP

山体滑坡,水土流失严重,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陶洪亮想到了在村里种植优质牧草香根草,既能保护水土,又能通过产业脱贫增收,在不断地质疑声和抵触中,陶洪亮与返乡创业青年务实奋斗,尽管困难重重,他们却越战越勇,最终成功让村民脱贫致富。

根据重庆生态振兴真实故事改编的微电影《余香》近日正式在重庆电视台播出,一经播出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驻村书记与香根草的故事被拍成了微电影,这些精彩台词不容错过!

微电影《余香》片头

“这部微电影筹拍很久了。”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为全面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充分展现重庆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心与信心,去年5月,重庆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启动了重庆环保微电影摄制项目,同年9月环保微电影《余香》在万州区李河镇棕花村开机拍摄,一个展现环保人振兴乡村的动人故事就此展开。

《余香》根据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几位干部在重庆万州区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真实历程改编而成。

影片开头,大雨滂沱,导致山体滑坡,余香村驻村第一书记陶洪亮在转移受伤小孩时,对村里长期滑坡,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十分担忧。来到村里几个月,陶洪亮发现村里养殖业还不错,但养殖粪水处置成了难题,并且由于水土保持不住,滑坡较多。在经过实验成功后,陶洪亮在村集体会上号召村民种植香根草,不仅可以满足养殖饲料的需求,而且根系发达,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减少滑坡。

但村民余大宝等对陶洪亮的建议嗤之以鼻,非常抵触,认为陶洪亮借种草为题,真正目的是关停他们的养殖场。返乡创业青年余光禾敏锐地发现其中生态振兴理念,决定支持陶洪亮,首批投资种植了50亩地。可苗刚种下,突发暴雨,陶洪亮挺身而出,与村民一起挖沟渠排水,这才挽救了香根草苗。

在一次与其他扶贫书记交流时,陶洪亮还得知邻村正在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香根草正好可以和养殖粪污结合养殖蚯蚓,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余光禾也非常支持,该项目也很好地解决了余大宝家养殖粪水的问题,取得了村里养殖户的支持。

驻村书记与香根草的故事被拍成了微电影,这些精彩台词不容错过!

拍摄现场

很快,蚯蚓养殖基地也得以建成。一年后,余香村召开分红大会,村里面的村民不仅通过香根草获得了收益,并且全链条的产业链也逐步形成,村民从不支持、不信任到全力支持和拥护,余香村的发展越来越好……

整个影片不仅充分反映了生态环境干部坚持生态扶贫的做法,其中不少台词更是在网上广为流传,成为热词。

“我是市生态环境局派下来的扶贫书记,我是来为我们村的发展加油门的,不是踩刹车的。”

“我们进村是去抬轿的,不是去抬杠的,抬轿的哪有不费鞋?”

“咱们生态环境局,要切实推行以生态扶贫的方式,形成我们的帮扶特色,做利在当下,功在千秋的长远规划。”

“金山银山都不如绿水青山,但我们不能一刀切,就要发展新的产业。”

“你可以质疑我的工作方式,但是,你不能质疑我想为大家做事的决心。”

事实上,《余香》里的故事反映的是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派驻到万州区龙驹镇黄显村驻村第一书记胡棋耀、李河镇棕花村驻村第一书记田军等人的真实故事。

驻村书记与香根草的故事被拍成了微电影,这些精彩台词不容错过!

拍摄现场

田军在棕花村发展香根草,从自费购买香根草试种、送检最终实验成功,在村里进行推广,在返乡创业青年余思成的支持下,在村里开始大面积种植,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养殖和解决养殖粪水等问题,并利用香根草混合畜禽粪便发酵开展蚯蚓养殖和利用蚯蚓粪生产有机化肥,形成产业链,助推棕花村村民脱贫致富,为乡村振兴带来新气象、新希望,他的故事也成了微电影《余香》的蓝本。

据了解,2015年至2020年,重庆市生态环境系统累计下达涉农整合资金3.5亿元,累计派出206人,作为驻村扶贫干部,为脱贫攻坚战的胜利贡献了力量。

作者:​中环报记者余常海 通讯员程竹青

编辑:潘圆圆 签发审核: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