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各地用“新”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

时间:2024-09-19人气:加载中...

    “三北”工程攻坚战打响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直面困难挑战,系统梳理总结阻击战推进中面临的各种“卡脖子”突出问题,创新防沙治沙机制,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区施策,针对性地提出9条政策支持措施,以“新”赋能,全力推进阻击战,立体呈现新疆防沙治沙新举措、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和新成效,开创新疆防沙治沙新局面。

制度护航,落实治沙新举措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突出抓实规划、抓实重点、抓实服务、抓实督办等“四个抓实”,以推行林长制为核心,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全面见效,强化林长制考核和激励措施,将“三北”工程列为林长制考核重要内容,督促落实建设管理责任,加大通报力度。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自治州农田防护林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15条农田防护林重点措施,推进以县市为单元编制《农田防护林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从地块落实、种植模式、灌溉用水、技术标准、管护责任等方面予以规范。落实《自治区林草种苗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做好牧草种类本地资源调查,启动自治州草原站草种基地规范管理运行工作,充分挖掘乡土草种质资源,助力种业振兴。加大艾比湖、博州东部重点区域生态和荒漠化综合防治力度,全力推进荒漠化综合防治,启动新一轮艾比湖水生物资源、干涸疏松裸露区、盐碱地生态修复课题研究,解决艾比湖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问题,逐步实现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程度“双减轻”、沙区植被盖度和固碳能力“双提高”。

“两化”融合,探索治沙新方向

       于田县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明确“要生存、先防沙,要发展、必治沙”的理念,大力发展沙产业。充分发挥当地肉苁蓉、玫瑰花的优势,通过政府搭台、政策优惠、政企联合,打造“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让群众参与到防沙治沙工作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实现防沙治沙可持续发展。莎车县自 2022 年起,选取耐盐、耐碱、耐干旱的沙枣和胡杨作为主要栽种品种,统筹推进防沙治沙林果产业,同时配套建设水、电、路等设施,运用科学合理的种植与管理方式,建设了 3.2 万亩的恰热克生态林果防沙治沙基地,让黄沙披上了郁郁葱葱的绿装,卓有成效地遏制了风沙的侵袭。吉木乃县乃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探索荒漠化防治与生态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通过投资6300万元建成3.76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6万吨的进出口(应急)饲草料储备库,采取免耕补播的方式种植苜蓿等饲草4万亩,每亩收益将达到1200元,打造北疆进口饲草料产业体系,辐射带动北疆乃至全区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逐步走出一条既能固沙护绿、又能推动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因势利导,开创梯田治沙新模式

       于田县根据沙丘地形,因势利导对沙丘低洼处进行平整,在沙丘坡面,以密集的草方格将流沙固定,不需推平沙丘,大幅降低治沙成本,由原来每亩1万元降至1800元,耗时也缩短2/3。将工程固沙与植物固沙相结合,形成“梯田”治沙新景观。采用“梯田式”治沙,在沙丘顶部和斜坡面进行草方格固沙,在下面已平整的地方铺设管道,种植红柳、梭梭、沙枣树等抗旱植被,一旦平整地面植被成活后,能够减缓风速,固定沙丘流动,防止草方格被埋,将草方格的“寿命”从5年延长至10年左右,甚至更长。此外,通过在平整后的沙地上种植梭梭,接种肉苁蓉,产生经济效益,在沙漠前缘种植野山杏等景观树,将示范区打造成具有防沙治沙、生态旅游等功能的生态景区,使防沙治沙更可持续。

科技赋能,应用光伏治沙新技术

       沙雅县光照资源丰富,发展光伏产业得天独厚。25万千瓦光伏产业园区低碳转型新能源项目年发电量将达3.6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能耗约11万吨标煤。光伏板在发电的同时还可以降低风速、削弱风流沙的挟沙能力,做到像机械沙障一样防风固沙的作用。光伏板下还设置了5排草方格,阻止沙流动,并在光伏区周围种植100米宽、共1000余亩的梭梭林。光伏治沙技术在带来清洁能源的同时,还实现防风固沙的生态价值。

因地制宜,生态输水焕发新生机

       塔里木河流域内分布着近1700万亩天然胡杨林,随着塔里木河主汛期的到来,轮台县同步启动生态输水工作,通过引洪灌溉,把塔里木河洪水作为生态水输送给两岸胡杨林,润泽滋养沿岸绿洲。塔里木河流域沿岸胡杨林引洪补水主要采取“三年一轮灌”的补水方式,通过轮灌,一方面可以给胡杨树一定的时间进行自然的恢复和生长,而不需要每年灌溉;另一方面,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和使用塔里木河的水资源,避免浪费。当地科学的治水理念以及持续的生态输水措施,使塔里木河流域沿岸胡杨林的自然修复能力不断提高,生态功能稳步趋好,物种多样性不断丰富,让胡杨林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何志勇)

责任编辑:张丽 签发审核:潘圆圆

来源: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版权声明:

原网页已被生态头条转码收录,版权归文章来源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您如因版权和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30日内与生态头条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生态头条网不负责任。

服务邮箱:4834222#qq.com(请将#替换成@)处理时间:上午9点至下午5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