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新闻网_环境科技宣传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认识地质大“喀”的危与美,贵州启动喀斯特地貌科普宣传月

时间:2022-11-28 10:48人气:来源: 中国环境APP

在贵州,喀斯特地貌占全省总面积62%,约有10.91万平方公里,面积居全国之首。为让更多公众了解喀斯特地貌知识,11月26日,贵州省贵阳青云市集东门,“邂逅青绿之美,庇护‘脆弱’之魅”喀斯特地貌科普展板前,引来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认识地质大“喀”的危与美,贵州启动喀斯特地貌科普宣传月

活动现场,贵阳闹市街区的一抹绿。何丽丹摄

“看上去很美”“秃如其来”,主题板上的打趣词条颇符合时下年轻人爱用的“内涵梗”“谐音梗”等互联网话语体系,在15个“喀斯特家族群”对话框里,生物界、动物界集体下场“现身说法”,让这场科普宣传活动充满角色代入感。

认识地质大“喀”的危与美,贵州启动喀斯特地貌科普宣传月

市民王涛说:“我今年68岁,土生土长贵州人,希望这片土地永远绿水青山。”何丽丹摄

如何在严肃学科和参观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桥梁?这场活动给出了它的答案。

让人感兴趣,是科普宣传成功的第一步

一直以来,开展科普活动怎样能在海量信息中“被看见”或“被喜欢”,是各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思考的问题。是将专有名词的严谨科学进行到底?还是迎合网络大环境制造博取眼球的热门话题?

认识地质大“喀”的危与美,贵州启动喀斯特地貌科普宣传月

5岁的刘梓浩和8岁的许芷凡写下自己对家乡的心愿。何丽丹摄

记者在走访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时,从事毒害元素环境地球化学与污染修复治理技术研究的宁增平谈到:“这种拟人化、群聊某个话题的科普方式很新颖,能让参观者倍感亲切,可以引发大众对喀斯特地貌的好奇心,‘让人感兴趣’是科普宣传成功的第一步。”

“喀斯特地貌的奇绝壮美与破碎脆弱如何被人们知晓?生活在贵州的居民普遍不知道这里的植被一旦遭到破坏,修复难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区域。”宁增平说,专业科普和专有名词对普罗大众的知识面要求较高,特别需要赋予它生动的形象和接地气的文字,从而让大家把科普知识和生活经历中见过的喀斯特地貌特征结合起来,让公众更加了解脚下的土地、了解自己的家乡。

激发共鸣,让浏览过程趣味化

“我家有34个洞口、5条地下河,这地形条件,堪称密逃届绝绝子。”

“我发育慢,一万年才长高一米。”

“我们的化学成分保留了大气降水、温度等信息,是古气候记录的载体,珍贵得很。”

认识地质大“喀”的危与美,贵州启动喀斯特地貌科普宣传月

小小的手,播下了一枚绿色的种子。何丽丹摄

科普展中,这些拟人化设定及对话最受年轻群体关注,停留在“贵州喀斯特家族群聊”画板前的参观者也最多,几乎是每块必看。

“内容很好笑,读起也不累,主办方想传递的科普信息读者能够秒懂。”贵阳市省府路小学语文老师刘毅文说。

“我是搞文字工作的,我发现这个展出现的生物或动物头像都是根据性格特点来选用,细细品挺好玩的。”在某知名酒业公司从事文案策划的李惠超说。

认识地质大“喀”的危与美,贵州启动喀斯特地貌科普宣传月

贵州财经大学的左娇说,可爱有趣的宣传形式一定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生态环境。何丽丹摄

“押韵说唱、发表情包、调侃互怼……在展出中许多人可以看见自己说话的模样,我认为这样的科普形式还可以有更多的延展性。”贵州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梁隽表示,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既简单又复杂”,比如许多人知道家乡是喀斯特地貌,却不了解喀斯特的全貌;或者看见艰深的专有名词就产生畏难情绪从而拒收此类信息,因此,需要不断创新形式活泼多样、深入浅出的科普宣传。

据活动方介绍,在青云市集活动结束后,这些展板将放置在贵阳市观山湖公园天鹅湖畔继续展出一个月,方便市民在游园时观看。

作者:岳植行

编辑:潘圆圆 签发审核: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