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新闻网_环境科技宣传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中国环境报热评:“大食物观”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时间:2022-08-22 11:14人气:来源: 中国环境报

今年《求是》杂志第11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章指出,要大力宣传绿色文明,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认识到位,行动才能自觉。虽然如今生态文明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有的人还是认为现代化的生活离自然比较遥远,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理解不到位,导致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时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人说,相比农耕时代,自然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似乎没有那么具象和亲近。笔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自然从未远离,人类世界里的衣食住行,处处都能寻得自然的踪迹。以饮食为例,就蕴含着人与自然相处的大智慧。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诗词中记载着古人依四时轮转而生存的智慧,根据自然变化安排自己的饮食,已内化为中国人特有的基因。在饮食中能够感受自然之美,顺应自然规律。

如果说时令食物带来一年四季的新鲜味道,那么地域特色食物则蕴藏着一方水土的精华和一方百姓的智慧。西北地区气候干燥,人们游牧放羊,将羊肉作为主要食物,便有了陕西人餐桌上常见的羊肉泡馍;驴是北方农村的主要畜力,是人们相对容易获得的食材,到了河北就能尝到别有风味的驴肉火烧;川渝地区的气候适宜盛产辣椒,同时人们也需要通过食用辣椒驱除体内的湿气,因此在重庆的大街小巷都能吃上一顿酣畅淋漓的麻辣火锅。各地不同的气候、地貌、物种,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饮食体验。这就是为什么远在他乡的游子,总想吃上一顿家乡菜,便能如临故乡之境,聊以慰藉乡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人类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当人类无序开发、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这句话道出了人与自然相处之道的真谛,在饮食中也要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第四集《秘境》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内蒙古达里诺尔是一个半苏打型碱水湖,这里生长着一种对环境极为挑剔的鱼类,当地称为华子鱼。为了保持湖鱼的种群数量,渔民们约定,每年冬捕不会超过30万公斤。每年5月,华子鱼要沿河道逆流而上产卵,渔民们会在此时铺设羊湖草把,为华子鱼提供温暖的产床。产卵时的华子鱼大量聚集、伸手可得,但渔民不会在这时捕捞。在这里,人和鱼类找到了维持平衡的生存之道。

在大力建设生态文明的今天,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人们可以时刻享受到自然丰厚的馈赠。但这种馈赠并不是取之不尽,也不是理所应当。一部《山海情》电视剧,让观众惊讶于西海固的贫困。西海固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恶劣。据《宁夏历史文化地理》记载,明代以前,宁夏南部六盘山地区仍有大量森林覆盖,后来,六盘山区一带遭遇战乱、灾荒,以及人类对大自然无节制的索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最终导致五谷不收,当地百姓只能靠吃洋芋勉强度日。

千百年饮食文化蕴藏的智慧,恰好契合了如今“大食物观”的理念。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联组会时,发表了关于树立“大食物观”的重要讲话。“大食物观”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生态优先。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紧密相连的生命共同体,一碗香喷喷的有机米饭,一条鲜美的清水鱼,一碟水灵的青菜,一锅飘香的走地鸡汤,都是山水、土壤、空气等各种生态环境要素质量的象征。向山水林田湖草要食物,但不是无节制索取,而是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让它们更有效地为人类提供健康食物。

如今,越来越多人愿意追求自然之味。但也存在因喜欢吃野菜等食物而过度挖掘,造成环境破坏的现象。笔者认为,在日常饮食中融入自然教育,是便捷、生动且深刻的一课。饮食教育不能局限于校园,从监管部门到食品生产企业,再到消费者,都可以是参与者。通过线上线下科普活动、媒体宣传等形式,可以让人们看到食物背后的风景,更加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理解生态环境修复的迫切性。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更多人以一个正确的态度面对自然、善待万物。这种认知上的加深和观念上的转变,将成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绵绵不尽的力量。

编辑:潘圆圆 签发审核: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