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新闻网_环境科技宣传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作家阿来:带你感受文字中的自然之美

时间:2022-06-09 00:19人气:来源: 中国环境

悠悠历史长河,华夏五千年,从古至今的文人墨客都很关注自然,关注环境。

6月2日,在2022年四川省六五环境日网络主场活动现场,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以四川生态环境保护大使的身份,通过名为“与自然书”的主题,向网友分享以巴蜀大地之上的文学脉络为线索,勾勒出诗人、作家、文学作品与生态自然之间的巧妙关联,呼吁大家共同保护这一片蓝天碧水。

从《堂成》到《春夜喜雨》

看古人眼中的自然之美

来到成都,最有文化意味、最有历史意味的一个地方,当数杜甫草堂。

“我是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使,阿来。”在简单的介绍后,阿来带领大家来到公元760年的春天。当时的杜甫颠沛流离来到四川,来到成都,在这儿建成了这所草堂。“但是在他的文字当中,他并没有书写过,他这座草堂到底是什么样子?有几间房,里头陈设了什么家具,而是一开始书写,就在书写他所营造的自然环境。”

杜甫有一首著名的诗叫《堂成》,“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说高高的桤树,浓密的树叶挡住了强烈的阳光,而且在风中沙沙作响,像歌唱一样。一丛一丛的竹子上升起的炊烟,跟竹梢上晶莹的露水互相映照,营造出来一派自然和谐的,充满诗意的景象。

“他还有一首诗,说他发现四川气候有一个特点,是下雨,暴雨很少,而且晚上下得多,白天下得少,不影响人的劳作。天天听夜雨听多了,他就写成了中国诗歌写雨写得最好的那首诗《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川的这一特质,正是四川盆地北边有秦岭,西边靠着更加雄伟的青藏高原的前沿——横断山脉,才造就了物华天宝的天府之国。

“也是出于这一原因,跟杜甫并称盛唐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的李白,在写成都的时候就有这样一首诗——‘九天开出一成都,千门万户入画图。’”阿来说,过去古人把这种东西叫天造地设,在李白的浪漫主义笔下,成都是上天造好了,然后降到地面上来的。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三千多年源远流长,优美的文学和文化传统当中。人,随着政治的进步,随着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向自然索取的能力,增加了千倍百倍。”阿来说,今天我们开一个大排档的汽车,开100公里可能产生的碳排放,杜甫可能要大半年才制造得出来。因为他们走哪儿都是徒步,最多骑一匹马,然后,就去向远方了。

深入横断山脉

看阿来眼中的生态变迁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大城市的日益扩大,人们对环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

“今天我们要想呼吸一口干净的新鲜空气,要喝到一口没有被污染的水,都需要整个社会,从政府到个人,付出巨大的努力。”阿来说,对他个人来讲,作为这个时代的作家,作为杜甫跟李白的文化传人,更要向他们学习。

“爱护好今天的山水,反思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回到大自然当中,所以横断山也就成为向自然学习的一个大课堂。横断山脉就是一个巨大的生物基因库。”阿来说,他正在写一个系列性著作,将来会陆续出版,叫《横断访花》,就是观察横断山中的开花植物。

在这里,有生长在凉山州中部地区的大白杜鹃;有生活在凉山螺髻山中的乳黄杜鹃;也有一种叫腋花杜鹃的植物。“由于它的花发芽是从这个树枝下发出来的,四川人叫胳肢窝,所以被称为腋花杜鹃。”

为什么要深入自然界当中,深入这些花丛之中,去观察、去记录、去见证、去书写?

在阿来看来,只有人们认知了它,跟自然的关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我记得有一位西方作家说过一句话:‘如果一个人,他都不认识身边20种以上的植物,要说他是热爱环境,希望生态美好的,我是不相信的。’”

阿来回忆说,在深入横断山过程中,他跟一些做环保、做自然资源调查的科学家一起,开展了一些珍惜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向当地居民宣传环保知识,向当地政府提供一些保护环境的建设性意见等。“当然我也把这些心得体会都写到自己的文章当中,小说、散文、诗歌,让它们更广泛地传播。”

“我们生活品质的好坏,我们子孙有没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其实很大程度上都跟自然环境的质量有非常大的关系。”对于将来的生活,阿来希望跟大家一道,多走向山野,多走向优美的大自然,跟更多日渐觉悟自然环境对我们人类生存、人类发展的重要性的同志们共同前进,共享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作者:中环报记者王小玲

编辑:潘圆圆 签发审核: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