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新闻网_环境科技宣传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截至9月26日,全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量达1.95亿吨,成交额85亿多元

时间:2022-10-01 08:37人气:来源: 中国环境APP

今年夏天持续出现高温天气,节能减排成为热点,上海也是比较早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建设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效如何?

9月27日,上海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系列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程鹏对问题做出解答。

截至9月26日,全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量达1.95亿吨,成交额85亿多元

双碳工作社会比较关注,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程鹏介绍道,上海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决策,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有关文件、方案和实施意见,各有分工,按照分工生态环境局负责目前碳市场建设,通过市场手段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取得一些成果,主要三个方面:

一是积极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2011年我国明确七个地区作为碳市场交易试点,北、上、广、深、重庆、天津、湖北七个省市,我们是其中之一,2013年11月上海市正式启动试点工作。目前,上海碳交易市场纳入的行业,包括钢铁、电力、化工、航空、航运、建筑业,一共涵盖27个行业,三百多家企业纳入到管理。在上海经过这么多年试点形成制度明晰、市场规范、管理有序、减排有效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积累了很多经验。上海二级市场的总交易额排在全国前列,核证自愿减排量排在全国第一。

二是承担了全国碳排放交易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工作。2017年国家将这个任务交给上海,这是国家对上海的信任,我们确保全国碳交易市场去年7月16日正式上线交易,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已经纳入发电行业企业一共2162家,一上线就成为了在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截至9月26日,碳排放的配额CEA成交量是1.95亿吨,成交额是85.59亿元,这是全球碳交易量最大的市场,通过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和激励机制来控制纳管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三是创新建立碳普惠机制。碳普惠机制是通过中小企业、社区、中小型项目和老百姓个人低碳行为进行量化、记录和激励的模式。通过行之有效的可监测的可计量的方法学进行探索,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简约生活方式,鼓励全民节能降碳社会机制制度创新,为市场主体、中小型碳排放的项目提供政策支持,为减碳量的核准做一些科学规范的制度保障。经过这几年认真研究,广泛的讨论,基本形成《上海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正在抓紧推进。通过碳市场将个人、企业低碳行为量化、价值化,在市场得到体验,包括鼓励、激励,为全市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

程鹏介绍说,上海将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双碳工作的战略决策,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把绿色低碳发展融入到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全过程。

作者:中环报记者丁波

编辑:潘圆圆 签发审核: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