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学术座谈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和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及相关专家给黄河流域问诊把脉,提出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建议,共同谋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美好未来。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努力贡献全流域治理现代化方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杨开忠说:“国家先后出台了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的国家战略。以流域为基础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重大的篇章。”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副校(院)长司强在致辞中表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核心要求是黄河流域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学术界领会深刻。
“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必须肩负起的重大历史使命。”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说,要紧紧围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努力贡献全流域治理现代化方案,积极彰显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新作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丁德文说,黄河口拥有我国乃至全球暖温带最完整、最典型、最年轻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黄河流域生态健康的“晴雨表”。加强黄河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对维护黄河流域和黄渤海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展黄河口湿地的碳汇、固碳潜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有助于黄河口建成陆海生态特色鲜明的国家公园,使黄河口的国家代表性更加突出;有助于建成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国家公园,使黄河口成为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的示范。
黄河流域既是粮仓,还是能源仓。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也是碳仓。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黄河研究院院长黄承梁说,要将推动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整体结合起来,使黄河流域在中国经济整体版图中彰显更大力量。
黄河流域要从城市群和流域尺度制订水资源保护与科学利用规划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针对当下黄河流域生态失衡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马军认为,黄河流域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从自然因素看,黄河流域径流量分布不均衡,水沙变化程度在空间上分布不均造成水沙失衡。从人文因素看,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水资源污染严重,污染成分复杂。
上下游生态失衡产生了哪些后果?马军说,上游土地干旱贫瘠、生态脆弱、生态本底差,给流域沿岸生存带来挑战;中游水土流失与主要支流严重污染等问题导致中游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更凸显黄河特有的水沙不协调问题;下游黄河径流量持续减少,增加断流风险,不仅要应对因上游及中游区域生态失衡带来的安全危机,也要做长远的防洪准备。
对此,马军院士建议,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从城市群和流域尺度制订水资源保护与科学利用规划。在城市群中设立生态缓冲区,发挥其在城市热岛效应控制、微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防洪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从流域农村区域和城市群尺度进行规划,加强雨洪调蓄与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与技术推广。发展农业体系,将农业发展、负碳体系构建、地下水补充、水土保持、土壤碳汇能力建设有机结合。
排水管网年久失修问题可能会影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一个城市在修复污水干管时,竟然发现了一条大鱼。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教授王复明院士展示的图片令人吃惊。他说,大家都说这是“漏网之鱼”。其实,这个网就是污水管网。河里的鱼都到管网里了,管网里的黑臭水体不也漏到河里去了吗?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网。王复明说,如果管网的污染源不进行封堵,大量的经费投入到治河,也很难保证不返黑、不返臭。河流本身有自净的作用,如果把污染源堵住了,河水自然就变清了。在这个基础上去治理河,才能达到标本兼治。
某市有一段路半年塌了15次,一位电视台主持人说:“这哪里是‘豆腐渣工程’,简直是‘豆腐脑工程’。”王复明院士对此表达了不同观点。他认为,路修成“豆腐渣”最多会散也不会塌,而这个区域内道路的坍塌都发生在老旧的管网之上。道路下面是管网,管网都用了几十年了。管网泄漏可能造成道路坍塌,要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城市的安全保障至关重要。
王复明认为,我国一些城市建设多年来存在重地上轻地下,重面子轻里子的现象。地下工程特别是管网,包括供水管网、排水管网,年久失修的问题非常严重,积重难返,可能会影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建筑应积极采取被动式设计,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黄河流域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太阳辐射强烈,对建筑的防寒、保温、隔热等性能提出了较高要求,建筑能耗大、碳排放量高,低碳降耗势在必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梅洪元说:“建筑应积极采取被动式设计,选用高性能围护结构,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系统,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的同时,获得同样或更多的经济效益,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内蒙古自然历史博物馆在设计中,不仅加强理念创意,塑造出建筑整体如草原雄鹰的外形,还在内部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环境和资源要素。考虑到博物馆能耗大、楼层高,以及不是所有的展厅都在全时利用的特点,设计时把集中的大空间、大尺度、大跨度展厅,分解成多数量的小展厅。空间可以互相调整,可以弹性变化。同时,由于冷源系统分别设置,实现了空调系统的分区开启和管理,有利于节能降耗。
黄河流域分布着大量的历史性建筑,在城市进程当中一些正濒临拆除。对此,应进行科学的分析,真正做到适度的、有机的更新,不能盲目地大拆大建。梅洪元院士说:“黄河流域山河纵横,环境肌理复杂,文化符号多样,区域色彩独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实现建筑对黄河流域自然环境与文化语境的积极应答,赋予其在当代时空场域中的生命力。”
作者:中环报记者刘蔚
编辑:潘圆圆 签发审核:杨凡
监测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基本消除“不健
暑期将至,又到了一年之间最适合亲海戏水的季节。 海水浴场水质如何?是否存在有关菌群数...(43380)人阅读时间:2022-07-01福州用区域立法为闽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协
区域协同立法又有新进展。 6月29日,福建省福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福...(30400)人阅读时间:2022-07-0150台巡护无人机,守护祁连生态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近日为国家公园内的40个管护站配备了50台巡护无人机,并委托专...(37389)人阅读时间:2022-07-01创新案例|监测总站、长江局、太湖局把党
自2022年春季长江流域水生态现场监测与检查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在生态环境部监测司统筹领导...(51445)人阅读时间:2022-07-01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生态环境“提档
6月的长白山,正值天池破冰,万物重生。长白山脚下百花盛开。而海拔2000米以上的长白山顶,...(54646)人阅读时间:202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