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新闻网_环境科技宣传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2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综述

时间:2023-02-28 15:29人气:来源: 中国环境APP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

新时代新征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引向深入。

在12月26日召开的2022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和代表就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做了深入的研讨和精辟的阐述。同时,专家、学者们还针对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系统化构建、大众化传播、故事化外宣等,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生态观的丰富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涵,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张建春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发展新境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高培勇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怎样实现绿色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为人类社会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范式转型、积极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指明了方向,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个时代课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黄一兵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为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保证;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核心理念;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为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方法;提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为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全球视野。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彰显中华文明重要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在中国文化里,不管是“诗与远方”,还是“看得见的乡愁”,都隐含着对绿水青山的向往,蕴藏着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要致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绿色是发展的底色,生态是发展的底子。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徐立京说:“这条道路,通向人类文明的美丽境界,风光无限,却是道阻且长,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全党全社会要攻坚克难、勇毅前行,而宣传思想战线则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发展观深刻革命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和淡水资源少,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环境约束日益趋紧。”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认为,我国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就必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把经济活动和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急不得也等不得。要保持战略定力,加强统筹协调,持续深入推进。

每一个新的文明形态的诞生和确立都必须能够回应和解决上一个文明形态难以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强调绿色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正确方向。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龚维斌指出,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使绿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只有坚持以绿色发展为统领,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难题,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供强大的发展新动能。

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庄贵阳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与“双碳”目标相辅相成。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并非是先污染后治理发展饱和式自然减碳,而是探索在生态保护中发展的政策驱动式减碳,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探索。因此“双碳”目标是引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路径,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发展新动能。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所谓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二元悖论”,根源在于没有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没有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要把生态环境要素融入生产力这一关系人类社会发展根本决定力量的范畴,把高质量发展贯穿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之中,从而在发展和保护之间形成‘越发展越保护,越保护越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使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本身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高培勇表示。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理论特色,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理论特色。”黄一兵认为。

龚维斌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深刻反思西方传统现代化模式的基础上,以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历史自觉和大国担当,将美丽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同时强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统筹兼顾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为人类解决自身发展困境与危机做出了独特贡献。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埃塞俄比亚的首都,一个原本的“泥塘”正成为当地著名的年轻人婚礼举办地。在中国的援建下,建设者引入绿色低碳理念,充分利用废弃材料,将“泥塘”改建成为埃塞俄比亚最大的城市公园。“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建宇说:“‘一带一路’倡议是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实践平台,自2013年提出以来,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理念不断深化,生态文明领域合作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

“两山”理念,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所倡导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是引领世界潮流的先导理念,为破解人类面临的三大环境危机、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基本路径,为全球环境治理带来新的希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驻华代表涂瑞和说,多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全面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同时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之快前所未有,涌现出成千上万实实在在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功范例,证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是行得通的,足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中国展现的是大国担当。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欧亚研究院执行院长许勤华说:“中国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加强绿色发展互鉴互助,加强绿色治理民心相通,努力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筑牢共同发展的理念基础。”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副院长孙明表示,我们应进一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天下情怀和大国担当,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凝聚全球环境治理合力,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越走越宽广。

作者:中环报见习记者温笑寒

编辑:潘圆圆 签发审核: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