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新闻网_环境科技宣传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原创评论:成都“借风治污”带给我们哪些启发?

时间:2022-11-17 11:53人气:来源: 中国环境APP

近日,中国环境APP刊发的一则题为《如何从风那里,  “借”到大气污染防治的力?》的新闻引起业界热议。新闻报道显示,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与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五所合作,开展城市通风廊道相关课题研究,通过生态环境部门和规划部门的跨界合作,取得了一定明显的效果。此次成都生态环境部门和规划部门开展的合作试点,无论是从大气污染防治这个切入点,还是从已经取得的实际效果来看,都充分展现了部门间合力带来的正面效应,非常值得倡导和推广。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土壤、异味、噪声等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牵扯职能部门多,工作推进难度的确较大。加之有些环节职能交叉非常多,如果一旦职能部门之间沟通不畅、配合不力,甚至是互相推诿,出现“担主责的愁容满面,搞配合的隔岸观火”的尴尬,就非常容易导致党委政府决策出现一定的偏差,从而引发很多社会关注的事件。

例如,有的城市在已经建成很久的垃圾填埋场周边规划高档别墅,甚至是成片的居民小区。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异味让周边群众苦不堪言,以至于居民入住之日便是信访案件发生之时。就当前发展来看,无论是居民小区还是垃圾填埋厂,搬迁都非易事。只能靠有关部门强化监管、垃圾填埋场加强管理控制异味,入住居民和属地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头疼不已。

有的城市在规划铁路或者城市道路时,没有或者考虑不充分,未避开已有居民区。后期虽然采取一些措施,例如调整铁路场站作业时间、设置隔音墙等,但亡羊补漏,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仍有一部分群众意见极大。

笔者认为,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因为主责部门履职不到位,为党委政府收集、汇总、分析决策支撑信息做得不够,加之部门间沟通不畅、合作不力所致。

有的主责部门在规划项目的时候,仅仅从自身主管领域考虑问题,为了推动项目落地,达到尽快出政绩的目的,对历史因素、现实困难考虑不够,所谓评价、评估也大都是从理论角度做出,召开的专家评审也成了走过场,形成的结论自然不全面、不系统。而党委政府据此做出的决策,自然容易出现问题。

而一些配合部门有些时候则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不问我,我就不说”“与我利益无关的我就少说”,责任不在我身上,出了问题与我无关。正是由于这种旁观者的心态作祟,导致部门间合作问题频出,有些时候后果严重。倘若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做到相互间信息通畅,相信一些问题将会被避免。

近日,生态环境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后简称《意见》)明确提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强化统筹协调、完善体制机制,督促指导有关职能部门在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中敢担当、能负责、形成工作合力;各相关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做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安排部署、同步组织实施、同步监督检查。对职责范围内发生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要强化监督指导,及时处理处置并不断完善有关政策。

《意见》抓住了环境污染防治中部门充分履职尽责的关键点,通过提出明确的要求更加清晰地给出了部门间合作的路线图和指南针。相信在《意见》等国家正确的政策指引下,类似成都市环境部门和规划部门卓有成效的合作探索做法会也越来越多,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作者:刘传义

编辑:潘圆圆 签发审核:杨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