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在唐代诗人韩愈眼中,桂林的江水好似青色的绫罗飘带,山峦则似碧玉头簪,青峰夹岸,绿水萦回,景致万千。
古往今来,见过漓江两岸画卷般美景的文人墨客无不在这里感叹抒怀。然而,在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草坪乡潜经村的村民白雪才眼中,漓江并不如诗词中那般华丽,这一江哺育他们长大的碧水也经历过鲜为人知的变化。
图为秀美漓江。桂林市生态环境局何圣霖摄
一江水见证乡村之变
从“地无三尺平”的小村落到网红“打卡”点
白雪才所在的潜经村,是桂林市漓江风景名胜区内唯一的少数民族村,坐落于核心景区东岸中段,对于漓江的感受不同于居住在主城区的居民。
“别看现在我们村里干净优美,民族风情很浓郁,要是几年前你来,村子里有些地方还是比较脏的,靠着漓江的区域环境也比较乱,堆了不少垃圾。当时,我们乡里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什么的都跟不上,也没什么人知道。”白雪才告诉记者。
但幸运的是,潜经村迎来了2015年和2018年两个重要时间转折点。
2015年精准识别统计中,潜经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6户451人,贫困发生率为22.14%。落后的处境让政府将目光锁定在了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庄。
随后的几年,桂林市各级各部门坚持紧扣漓江水质和水量,大力实施污水综合治理、生态补水、雍水科学试验、引水工程建设“四水治理”工程,严格控制漓江两岸工业、农业、养殖业、农村污染源,累计投入8亿元对漓江流域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沿岸城镇和乡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逐步完善。
2018年,潜经村在各项政策扶持下,完成两公里村道硬化,完善漓江渡船码头、污水处理点、垃圾处理站、电灌站沉沙井等民生设施建设,建成文化广场、慢行绿道、旅游驿站等旅游设施,为130多户村民改厨、改厕,房屋风貌改造108户,使全村从“地无三尺平”变成了游人如织的网红“打卡”景点。
“现在村子环境建设得比较干净了,漓江水也和以前那样清了,我们打心眼里开心。村里游客多了起来,村民有的卖点东西,有的做竹筏工,也有的经营餐饮民宿……环境好了不说,很多人不用出门打工就有活干了。”白雪才说。
一江水见证城市之变
从“万人嫌”的墨水河到市民“亲水平台”
漓江本是桂林山水之魂,但随着城市飞速发展,部分地区污水处理设施不足,生活生产污水直排进入漓江的现象一度很严重,漓江水也不复往日清澈见底。作为漓江支流的灵剑溪和南溪河,也曾沦为“万人嫌”的黑臭水体,与南湾河、清风沟、道光河一并列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
5年的时间,治理5条黑臭水体,构成桂林市城管委排水工程管理处负责人莫碧琨的一段难忘记忆。“那时候,我几乎翻开过桂林市里所有的井盖,还一路查看地下管网,因为我知道要整治黑臭水体,就得弄清水体变得黑臭的病因。”莫碧琨说。
夏季烈日当空,莫碧琨穿连体防水服汗流如注也不曾脱下;冬季冷风刺骨,莫碧琨和排查组成员一同乘着小船溯流而上。就这样,他一户一厂排查污染源,踏遍了城区河道水系,监测污水成分、判断污水来源、走访问询,一干就是5年。
灵剑溪曾被认为是最难治理的河段。由于长期缺乏稳定活水源,灵剑溪仅靠青狮潭的一条灌溉渠进行补给。在溪流沿线建有多个洗车场、小作坊、酒厂,周边还建有一个工业园区。
为此,桂林市在灵剑溪流域周边新建22公里的管道、1座污水提升泵站、4座一体化泵井,对3000米河道进行清淤,同时对流域内彭家岭村、太平里、花园里村等实施截污工程。几年后,灵剑溪不再黑臭,游客逐渐多了起来。
不仅是灵剑溪,南溪河也“摇身一变”,成了市民群众新的“亲水平台”。“以前都尽量选择不从南溪河经过,不仅看上去像墨水河,周边还有好多垃圾,蚊虫也多,平时真的不想靠近。”住在南溪山公园附近的吴女士这样回忆道。
“病症在水里,根源在岸上。黑臭水体问题的本质是污水直排,实际反映出的是基础设施不配套的问题。尤其在一些老城区,历史欠账比较多。”莫碧琨说。针对南溪河的污染状况,桂林市新建长约14000米的管道、1座泵站、3座泵井,开展河道清淤400米,拆除养殖场地1处,并将其余相关的养殖业与小作坊搬迁整治。同时,排水处和各城区相关部门对流域实施了截污工程。在改善水质后,又通过植草沟、生态护岸、人工增氧3种方式对南溪河进行了生态修复。
黑臭水体整治改善了南溪河周边生态环境,也给吴女士的生活带来可喜的变化。“现在大家都爱来这里,饭后散步时经过石栏和人行桥,岸上绿植茂密,景色优美。走得热了,还有凉亭可以休憩,有不少家长带着小孩来玩,现在真心喜爱这条身边的河流。”吴女士告诉记者。
一江水见证理念之变
从治理到保护再到可持续发展
乡村变美,支流复绿,桂林山水重现往日生机。“治乱、治水、治山、治本”,桂林人民打响的漓江生态综合治理攻坚战已取得显著成效。
当前,漓江干流水质常年保持Ⅱ类标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提升到99%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保持100%。
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排名中,2020年桂林市位列全国第二名,2021年稳居全国前三。
一个个不断刷新的数字,见证着漓江生态综合治理攻坚战的丰硕成果。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力促进漓江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典型经验做法获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通报表扬,中央改革办宣传推广漓江生态保护改革创新经验,漓江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美丽河湖”案例。
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桂林市作为重点区域大气、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的地方,榜上有名。
一份份耀眼的成绩单,让绿色发展的理念更加深植人心。通过改善漓江生态景观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桂林市正以漓江为核心引领带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腾飞,形成以漓江黄金水道为主轴、两岸为双翼的全域旅游发展新局面。
如今,桂林市在厚植生态底色中,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推进工业振兴和乡村振兴,通过推进园区生态化改造、企业绿色化生产、淘汰落后产能,构建高端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三大产业园区、四大工业重点县、五个生态功能区县”的“345”产业发展新格局。
山在水中、水在山下,漓江的美丽画卷将一直被人们吟诵在嘴边、记挂在心间。
编辑:潘圆圆 签发审核:杨凡
1785种!江西首次构建水生生物多样性群落
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虽然耗时长、工作量大,但为进一步的研究和管理打下了基石,调查部分...(50354)人阅读时间:2022-06-22淳安县荣获第十一届中华环境奖
6月16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最高的社会公益性奖励中华环境奖获奖名单公布。浙江省淳安...(43885)人阅读时间:2022-06-22第二届“寻找最美河湖卫士”活动启动!
你的身边,有没有人人点赞的河湖卫士? 水利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近日发出通知,将全...(51058)人阅读时间:2022-06-20中国环境报文章:南京所杨悦、刘冬、邹
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强调,要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坚持中国人权发展道路,顺...(39772)人阅读时间:2022-06-20国家林草局:共迁地保护72科157属250种重
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迁地保护机构134个,初步形成野生植物迁地保护体系。截至...(50484)人阅读时间:202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