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新闻网_环境科技宣传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定制专属“身份证”!大熊猫国家公园建小种群复壮实验室

时间:2022-10-21 16:51人气:来源: 成都商报

定制专属“身份证”!大熊猫国家公园建小种群复壮实验室

大熊猫国家公园栗子坪片区。

小相岭建有完善的大熊猫野外训练基地。这里食物和水源充足,能够让大熊猫充分适应。在放归的最后阶段,还要测试大熊猫对其他野生动物的反应。只有各项指标达到要求才会真正放归到野外。

而放归后的大熊猫,除了随时监测和记录其野外活动影像,山下的实验室还会通过其粪便,为每只大熊猫的健康立卡,实时锁定其活动区域。

在大熊猫栖息地中,小相岭是各大山系破碎化程度(指被河流、道路等分割成一块一块的程度)最高的地方,也是率先采取人工主动干预手段,保护和复壮大熊猫小种群的地方。自2009年起科研人员在小相岭山系大熊猫核心分布区域栗子坪保护区先后放归了9只大熊猫,经持续监测,发现小相岭大熊猫小种群数量在逐渐增多,目前已达到33只。

定制专属“身份证”!大熊猫国家公园建小种群复壮实验室

大熊猫在林间嬉戏。蒋人可摄

野化放归培训,分3个圈舍进行,放归后佩戴项圈

小相岭山系大熊猫栖息地分布于四川省石棉、九龙、冕宁三县,占地约1194平方公里,是全国各大山系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最小、破碎化程度(指被河流、道路等分割成一块一块的程度)最高的地方。

近年来,由于小相岭大熊猫种群小、近亲繁殖较多,出现了进化可塑性衰退等现象。因此,把人工圈养的大熊猫投入进来就显得尤为必要。

目前,石棉县栗子坪乡建有大熊猫野外放归基地和训练基地。栗子坪乡孟获城大熊猫放归适应场2021年新建了三个圈舍,总占地60公顷,其中1号圈为检疫圈,面积最小,只有1.67公顷。“这里的植被与外界差不多,只是面积小了点儿,有些大熊猫在外面受伤了也可以在这里适应,便于观察。”

在1号圈,记者看到,这里地面相对平整,没有丘陵和高大树木遮挡,中间有条小溪蜿蜒而过,水质非常清澈,山顶也没有人类活动痕迹,可以完全满足大熊猫日常饮水需求。

2号圈和3号圈主要用于人工繁育的大熊猫进行野化培训,里面还可能出现伴生动物甚至天敌,比如黄喉貂、黑熊等,需要大熊猫进行识别和躲避。

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代勤龙介绍,野化放归过程中还要用伴生动物的模型测试大熊猫有没有躲避天敌的能力,放归的地点需专家来评估。放归前,还要对大熊猫进行血样DNA鉴定、定期检查身体状况。放归时,大熊猫要佩戴项圈,以便判断大熊猫的具体位置。保护区内的400多台红外相机可以配合拍摄放归大熊猫的生存状态。

从粪便和咬节,判断亲子关系、年龄等

近年来,对大熊猫孤立小种群的复壮,栗子坪片区做了很多工作,并在石棉县县城建立了大熊猫小种群保护与复壮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从事大熊猫非损伤性遗传取样、种群遗传学、生理生态学、放归监测等科学研究工作。

在石棉县大熊猫小种群保护与复壮研究开放实验室,科研人员朱玉东从超低温冷藏箱里拿出一包做好标记的大熊猫粪便。“大熊猫主要采食竹子,我们通过游标卡尺测量粪便中竹竿的咬节长度,可粗略判断出这只大熊猫的年龄段,是幼年、成年还是老年。”朱玉东说,年龄大的大熊猫咬过的竹节宽度较大,幼年大熊猫的咬节一般不超过3厘米,老年大熊猫咬节一般在4厘米以上。

不仅如此,通过咬节的长短还可以判断当地有多少只大熊猫,以及它们的成年和幼崽比例。当然,活动范围也能够确定。

朱玉东说,野化放归大熊猫在放归一年内项圈一般都会脱落,这时监测大熊猫主要靠红外线相机和收集粪便。通过对大熊猫粪便DNA分析,可以监测放归大熊猫野外活动状况,也可深度分析当地大熊猫小种群的遗传谱系关系,探究大熊猫放归成效和遗传贡献,或者推算遗传多样性,论证后续放归方案,改善小种群现状,降低灭绝风险。

而通过将粪便泡在酒精里提取肠黏膜进行DNA检测,还可以判定大熊猫是雄性还是雌性。比对DNA库,可以判断是不是放归的大熊猫。这也是大熊猫在栗子坪片区拥有的“身份证”。

另外,大熊猫粪便中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多少,可以测定大熊猫的健康状态,以及是否处于发情期、有没有致病菌等。

建立种群交流廊道,加强伴生动物野化培训

除了采取野化放归以及实验室追踪措施外,大熊猫国家公园栗子坪片区还通过廊道建设来促进这里的大熊猫与其他种群发生基因交流。

记者在石棉县县城通往栗子坪乡的一处在建廊道看到,桥梁下面已在平整砂石进行植被恢复。栗子坪片区工作人员介绍,这处廊道是野生大熊猫从公益海种群到石灰窑种群的必经之处。目前这处廊道正在施工,下方将安装两处红外摄像头进行监测。代勤龙表示,通过红外相机拍摄和实验室数据分析,可以清楚地知道哪些大熊猫穿过了廊道。目前栗子坪片区正在做廊道规划和几十公顷的廊道栖息地修复,包括桥梁的搭建和植物生态的恢复等。

代勤龙介绍,现在国家公园不仅要保护好大熊猫,还要保护大熊猫的伴生动物,比如林麝、灵猫等;不仅要监测好大熊猫的疫源疫病,还要监测其他动物。

据了解,栗子坪片区野生林麝数量很少,目前人工养殖繁育的林麝正是借鉴大熊猫放归经验来进行复壮。

朱玉东介绍,栗子坪片区野生林麝的活动范围集中在公益海管护站区域,食物比较充足,面临的天敌也相对较多。林麝野化放归场所有20公顷,除了测试它对天敌的躲避,还要看它对人类的反应,是不是能够快速奔跑。

按照规划,在青川、石棉、平武、宝兴等地,将新建豺、林麝、小熊猫、绿尾虹雉等珍稀濒危动物野化培训和放归基地,这些珍稀动物的放归都来源于此前大熊猫野化放归提供的经验。

编辑:孙诩 签发审核:杨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