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新闻网_环境科技宣传专业委员会

当前位置:

“候鸟医生”的四十余年坚守——记中国鄱阳湖候鸟救治医院院长李春如

时间:2022-08-22 11:14人气:来源: 中国环境APP

“我把你当作我的家人,年纪大了,一定要好好休息,多吃饭,多活动,还有很多事需要做,还有未来需要看,我在湖边等你明年来看我。”在鄱阳湖畔,一位老人与一只东方白鹳正依依惜别。

这位老人名叫李春如,是位于江西省都昌县多宝乡洞子李村的中国鄱阳湖候鸟救治医院院长,也是当地远近文明的“候鸟医生”,他的候鸟救助感人事迹被生态环境部评为“2022年百名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

从“内科医生”到“候鸟医生”

今年78岁的李春如,其实一开始并不是“候鸟医生”,几十年前,他在乡卫生院做内科医生。1982年的一天,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在回家的路上,他发现很多树上的鸟巢被风吹得四散。

“大鸟都飞走了,幼鸟还不会飞,就被吹了下来,摔在了地上,很多都奄奄一息。”看到这个情景,李春如非常心疼,抱起受伤的幼鸟就往家跑,一路上有着上百只幼鸟,李春如来回来去走了很多趟,捡了几百只回家。

给人看病难不倒李春如,但给鸟看病还是头一回,但再困难的事情也需要一点点去尝试,李春如把药片碾成末喂给幼鸟,给受了皮外伤的鸟进行精心包扎,在他的悉心照顾下,最后有300多只幼鸟康复了,并放归了野外。

但李春如不算特别高兴,“还有不少小鸟没有救活,很遗憾。”正是这件事让李春如踏上了一条候鸟救治的道路,改变了他一生的生活轨迹。

“候鸟医生”的四十余年坚守——记中国鄱阳湖候鸟救治医院院长李春如

为了更好的救助候鸟,2012年10月,李春如创办了“中国鄱阳湖候鸟救治医院”,这是全国首创。

最开始的候鸟医院只是个废弃的房屋,李春如几乎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投入13万元购买下了这栋房屋进行修缮,而后每年持续投入两万元,不断添置了各类医疗器械等物品,这才建设成了如今的候鸟医院。

李春如把鸟当病人一样看待,在这里,每一只受伤的候鸟都有自己的档案,详细记录了入院候鸟的种类名称、鸟龄、外形外貌、检查体征、治疗方法、用药品类、药量。

“这么多年来,我没有这方面的收入。之前几十年的救助工作,都是我自掏腰包。但自从医院建成以来,不少外界人士都会提供一些购买医疗器械的资金等,减轻了不少负担。”刚开始,家人也很不理解他,但慢慢地还是被他的坚持所打动,接受了他的做法。

从“候鸟医生”到“鄱湖鸟痴”

在利益驱使下,非法猎捕现象时有发生,护鸟的过程中,李春如时常需要直面危险,在40年的义务看护和救治候鸟工作中,李春如被偷鸟贼刺伤两次,被毒蛇咬伤一次,做了20天的透血排毒才挽回生命。现在李春如脸上还留着一道去不掉的疤痕。

问及这道疤痕的由来,他告诉记者,那是在一次夜巡时,他像往常一样带着手电筒巡逻,通过手电筒的光亮,发现湖边四个人正在装捕鸟的“天网”,就立马上前制止。

“你管我干什么,不关你的事!”话音刚落,其中一个人猛地向李春如扑来,并用手中的螺丝刀朝李春如眼睛刺去,李春如向后一躲,螺丝刀刺在了右脸上,从此留下了一道疤。

虽然留下了伤疤,但让他欣慰的是,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保护候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政府打击非法捕杀候鸟的力度也在逐年加大,现在李春如日常工作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给鸟类看病。

2022年3月初,一只奄奄一息的东方白鹳被护鸟志愿者送到了李春如的手中,这只东方白鹳为成年雄鸟,没有外伤,但无法站立,眼睛不能完全睁开,已不具备野外生存能力。

尽管这是一只高龄的东方白鹳,可李春如却舍不得放弃,还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俏白”。为了救治这只东方白鹳,李春如想尽各种办法,为了让它吃药,他先喂新鲜的活鱼,再喂泥鳅,欣喜的是“俏白”似乎也感受到了李春如的殷殷期盼,开始进食并且病情逐渐好转。

在李春如的帮助下,“俏白”赶上了最后一批北迁的队伍。“走的时候确实有点难舍,但是我必须要让它飞回蓝天,飞回自然,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

40多年来,李春如坚持不懈救治病伤候鸟并放飞大自然,累计数量可达51886只,一年当中有7个月时间每天两次步行7.5公里义务巡护候鸟。

现在,虽然年过古稀的李春如脸上布满了岁月的风霜,但是他依然坚守在“候鸟医生”这一岗位上,他表示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还将初心不改,甘愿做鄱湖的“鸟痴”。

作者:中环报通讯员吕卓然 记者张林霞

编辑:潘圆圆 签发审核:杨凡

推荐内容